当前位置:原创阅读网>历史军事>大明:我成了皇长孙>第八十五章 国,家,民

第八十五章 国,家,民 (1 / 3)

朱雄英这一次可是半点也没有隐瞒,就连后世会有先进思想流传过来,影响皇权社会的情况也给交代了。

要是朱元璋现在还是他刚过来时候的那个君王,那他听到这种情况,一定会义无反顾地选择闭关锁国。

可朱雄英前段时间的描述,着实也在朱元璋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西方洋人用着汉人的技术,最后却是要汉人出钱出力将这些原本属于汉人的东西重新买回去。

想想就憋屈。

朱元璋陷入沉思,显然,他现在也正在心里作斗争呢。

一方面是千年传下来的封建皇权思想,另一方面又是千百年之后,汉人不得不屈居那些胡夷之下。

“爷爷,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汉人能延续这么久吗?”

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

不论是北方的蒙古,东北的鲜卑女真,还是西北的吐蕃波斯,不管在哪朝哪代,只要这些民族实力能放在台面,这些民族的首领就会不约而同地将野心瞄向中原大地。

这块富庶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那些民族,等侥幸攻入中原大地之后,为了统治辽阔的地域,无一不是逐渐汉化。

就说作为历史上首个统一中原地区的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

作为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鲜卑族那也是相当的争气。

老大哥匈奴没有达成的成就,鲜卑族竟在十六国时期,趁着中国各个小国混乱之际,先是建立慕容氏诸燕、西秦、南凉、代国等国家,一步步逐渐朝着中原地区不断进军。

到385年,拓跋部成功建立北魏,并于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

拓跋珪也算是历史上着名的统治者了,建立北魏之后,为了能更好地统领众多的汉人,拓跋珪仿中原封建制度营建宫室,制定各类典章制度、礼仪等。

因为历史没有汉人深厚,拓跋珪更加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特意把文化水平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条件之一。

同时对鲜卑族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部族制度进行改革。

在注重发展畜牧业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务农息民”、“劝课农桑”、“计口授田”等制度。

大兴农业,开立屯田,而且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稳固了北魏的经济基础,加速了拓跋鲜卑封建化的进程。

可不管北魏多么强大,还是自大狂妄的元代,最终留下来的,只有不断汉化下来的各个民族。

自古以来,匈奴人贪图中原的富庶,不断袭扰我边疆,但自南北朝后,匈奴在历史上被抹除。

突厥人兴旺之时那么嚣张,可随着几次征战,突厥人也不再现于史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