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 / 4)

这个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年轻人,名字叫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

这一年,他三十岁。

让我们再在人类的历史坐标中戳一个点。

1998年7月11日。

由白震,王宁,赵博文组成的南京短波小组参加IARU短波世界锦标赛,他们使用一台I725短波电台,顶着炎炎烈日,把电台和天线架在紫金山上,树荫底下的草地上支张小桌子,从当天的上午八点开始,对外呼叫。

天线用的是南北方向水平架设的偶极天线,用拉绳绑在两棵树之间,远看像是晾衣绳。

“CQ!CQ!CQ!”白震一手握着手咪,一手捏着笔,操着他那口咸菜缸里泡过的英语,坐在频道里摆摊,“Bravo-Golf-Four-Mike-Xray-Hotel test!BG4MXH!QSL?”

“Juliet-Alfa-Oa-Charlie-Kilo!JA1DCK!QSL?”很快耳麦里传来清晰的回复。

白震比了个OK手势,开始记录通联日志。

对方的呼号是JA1……1……

后面是什么来着?

“Juliet-Alfa-One……again?”白震只好叫他再报一遍。

“Juliet-Alfa-Oa-Charlie-Kilo!JA1DCK!”

J开头的呼号,是个日本人。

难怪英语比我还差。

白震心里默默地想,同时回复:“Rer!You are 59!QSL?”

“QSL!Thank you!”

“Thank you!73!”

“73!”

日本人讲英语真是一笔吊糟。

这是他们通联到的第六十九个电台,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IARU短波锦标赛是世界上最大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盛会,根据通联到的电台距离和数量计分,通联到的电台数量越多,距离越远,得分则越高,通联到日本电台能得三分,如果能通联到欧洲或者美洲,那么就能得五分。

“CQ!CQ……”

马上开始呼叫下一个,他们的目标是在48个小时的比赛期间通联五百个电台。

可白震话还没说完呢,一松开手咪,频道中就响起一阵极其尖锐的噪音,像针一样刺进他的耳膜。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