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原创阅读网>历史军事>大唐朝请郎>第270章 佛堂九千

第270章 佛堂九千 (1 / 3)

张军和马燧在长安盘桓了三天。

李适,李勉,李泌,陆贽,张军,马燧,李晟,李抱真,浑日进,七八个宰相,诸部尚书,五六位大监,连着开了三天的会议。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宰相?为什么还有大监参会?

大隋朝开启了科举和三省六部制度后,大唐承袭了大隋的管理框架,包括州县制。

不过科举事实上在有明一朝之前,都只是纳官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全部,是从明代才开始真正成为做官的主要通道的。

唐代的科举考的是诗赋,文人以诗赋谋官是最常见的手段,所以唐代诗赋大兴,佳作无数。

除了科举,还可以找机会把诗赋送给贵人鉴赏,以求被贵人举荐。没错,大唐做官的主要通道是举荐。

宋朝的主要通道是荫补和举荐。

王安石取消了科举试题中的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和策来取士,所以宋前期诗词歌赋还比较多,后期就基本都是策论扬名了。

这就是唐宋以后诗词歌赋很少的原因,变成非主流了。文化人是投机的,没用了自然就放弃了。明清科举是八股文。

三省六部制是指主要议政施政的部门,大唐的组织机构可不止是三省六部,而是三师三公,五省六部二台,九寺五监这样一个架构。

另外还有侍从机构专为皇帝一家和重臣服务的三省一局一宫一院,其中秘书和殿中两省即为外省也是内省。

一宫是东宫,仿照大内,一院是翰林院,和中书省下的集贤院相对。

但事实上两院没什么可比性,集贤院是文化大佬大学士,翰林院是才艺网红。网红们后来上位也给自己冠了个大学士的称号,有些不伦不类。

除了内侍省下管理的后宫服务人员里包含了一部分太监,也就是阉人以外,中官基本都是正常人,并不要求阉割。那是明代以后的事情。

各省部院的大佬基本上都是宰相,除了首相只有一人外,大唐的宰相数量并没有常数。

而大监更是正儿八经的高官,是三品四品的大佬级人物(有些宰相只是五品),又是中官受皇帝信赖,自然有参会的资格。

有些大监本身就是内相。和外相只是一种荣誉不同,内相是需要参政的。

大唐的最高会议其实可以称为圆桌会议,虽然并没有圆桌。

并不像西方崇尚的圆桌会议那样,其实还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伙主导一切,不听话就弄死你,各种威胁。

大唐的君臣最高会议是真的平等协商,包括皇帝也一样。

大唐皇帝有否决权,但没有拍板权,也就是说这件事大家不同意,皇帝也没招儿,只能慢慢商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