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悬挂在天空的低功率核聚变照明堆正散发着莹莹辉光。

这是7号星地下基地的“太阳”,每天早上六点至六点半逐渐打开,傍晚七点至七点半定时逐渐关闭。

即便已经过去很多年,离开地球亿万里,人均睡眠时长也随着基因唤醒度的不断提高而持续缩短,但人类的很多生活习性却不可思议的跳出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保持着当年的传统。

甭管睡与不睡,地球人总是需要白天和晚上的外部环境光差。

不同的阳光将会对人脑思维产生十分微妙的影响,让人类相对不稳定的量子思维总能在高速运转后得到适当的休息与放松。

由无数小螺旋与大螺旋组建的人脑量子思维框架,本身便是台超复杂的“类机器”。

机器零件的组成方式,便是大小螺旋的“自转与公转”规律。

每当人脑进行高强度运转时,规律会出现“裂纹”,规律中会出现“BUG”,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转效率与稳定性。

但人类每一次睡眠亦或是放空脑子闭目养神时,这些量子螺旋会迅速的散开再不断的重建,在这重建过程中,裂纹与BUG会被修复。

这种不断的受创与重建的循环过程,会伴随人的一生。

此时,核聚变照明堆散发的正是上午八点的光芒。

宽敞的广场上,正有七八十个孩子三三两两的站着。

这广场修建在一座宛如当年核电站水塔般的高塔上,高八千余米,顶端直径一万五千米,底部直径六万余米。

从这高塔边缘的围墙往外望去,可以俯瞰整个7号星第一地下基地。

这座高塔,正是7号星中排名最靠前的第一先锋学院。

始建于2983年的第一先锋学院,是整个7号星中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整个无名舰队建立的最强学院。

其教学质量即便放眼晨风帝国,也能排得进前十,在多个领域名列人类学府前茅。

最近几年,在人类科技、经济、行政、军事等众多领域里新晋崛起的百大青年天才,7号星第一先锋学院毕业的学员总能占据少则一席多则数席。

要知道这一年一度的评选笼盖的范围是全人类!

尤其在军事指挥官与特种战斗员领域内的培训,更是独树一帜。

驾驭海量纳米智能作战机器人的体系,便是由该学院完成。

如今7号星总人口3800万,每个月产生的适龄儿童多达六百万,第一先锋学院每月招生一次,却拢共只招不足两千人。

这座庞大的建筑与里面的数十万名教职工、堪称人类学府最强的各种实验设备、模拟装备、实战训练装备,每年只为二万四千人服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