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原创阅读网>历史军事>1255再铸鼎>第383章 胜利之后

第383章 胜利之后 (1 / 4)

清河之媚成立,对于东海商社来,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首先,这一战证明了他们有了足够的实力进行自保,从此便不太用担心被赶下海了。

其次,盟约的签订意味着他们终于能从花钱如流水的战争中解放出来,可以喘一口气安心经营领地了。

最后,战争的结束也意味着市场将渐渐恢复,总算是有希望摆脱经济危机了。

不过,蒙宋之间的边界虽已确定,但是宋一方在京东淮北新获的土地的内部划分却还没完全确定下来,这仍然有的是要扯皮的地方。

然而对于东海商社来,他们最想要的东西已经拿到手,扯皮的事还是慢慢扯吧。现在该是制定撤军计划让孩子们回家好好休息,获取属于他们的那一份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从清河特遣舰队介入战争到最终结束的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海军从战区运了四百六十余船次的战利品回去,其中包括大量的财物和两万余的人口。战后通过盟约的交易,又取得了三万余人口。这个数量不算特别多,但皆是青少年、男女比例合适,且受东海商社直接控制,质量还是非常高的。而且这五万多人一年要吃二三十万石粮,再多的话压力就不堪重负了。

不光人收了不少,马也收获了许多。前后战场上缴获的马匹就有近万——只是可惜,大多是公马甚至阉马,没法繁殖,但至少短期内还是很有用。战后又陆续交换来一万七千匹,这些质量就好多了,不但有大量的母马,还有一批西域良马,对于繁育和育种工作极为重要。

人、马之外,还直接获得了相当于两年财政收入的贵金属,这不但缓解帘下的紧迫,还对未来的金融改革极为重要,具体内容还需要一卷去描述。

最后,土地方面也有了丰厚的收获。其中中间的潍、密、莒、沂四州百万人口、土地肥沃,直接把东海国的体量扩展了两倍。而更重要的是莱芜、海州这两块处于边角的地盘,前者盛产煤铁,对工业化进程大有助益,而后者地广人稀,给了土地政策更大的施展空间。这两者,才是强国的根本啊。

而对于忽必烈来,这无疑是他的一场重大失败。

历史上,他借助以雷霆之势剿灭李璮叛乱的余威,成功加强了对汉地世侯的控制,维护了他作为皇帝的权威,从而将旗下各势力整合为更紧密的聚合体,最终得以实现南下灭宋的大业。

但是这个时空的讨逆失败,则反过来严重动摇了他的权威。

世侯们有李璮、严忠范两个先例,立场一下子就暧昧了起来,投降宋朝成为了一个可行颇高的选项,而继续为蒙古人卖力则显得风险有点高。可是忽必烈现在非但不敢削藩,反而要更加安抚他们,以免他们真的叛逃过去。

不但汉侯居心叵测,就连一向支持他的蒙古诸王也不满了起来,人心浮动,即使没向阿里不哥示好,也开始做起了墙头草。而阿里不哥的再度大举入侵,就更是悬在头上随时会要命的一把利刃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