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麦种 (1 / 3)

种子站的同志听见后,给大伙解释“县里收种子是用粮食指标换的,收一斤种子给一斤粮票,你们可以拿粮票去公社粮所买粮食。”

不过,得扣除村里上交的爱国粮,村里今年还是上交二十万斤爱国粮。九百亩地上交了54万斤新麦种,最后,给了韩屯34万斤的粮票。每人一千斤还有结余,村民这下才放了心。

用粮票在粮所买粮食,70的小麦,每斤017元。30的粗粮,玉米每斤009元,地瓜干每斤007元。

村前二百多亩的棉花地里种的小麦,虽然晚了一些,由于肥料足,亩产也达到了400多斤。加上栾场麦,村里留足公用粮和一半的粮票,今年韩屯人均分配小麦300斤,500斤粮票。不过,卖麦种使村里多了16万元的收入,人均500多元。

这样一来,大家伙觉着还是种麦种上算,说话就变了“今年,咱还得接着种麦种,没想到,咱也和城里人一样,吃上供应粮了。这一季麦子分的钱,比工作人员一年的工资都多。”

县种子站收的麦种,每斤055元往外卖,一斤麦种比普通的小麦贵了2毛多。其他公社的生产队嫌贵,援朝舅舅挨村的做工作,加上有韩屯这个榜样,结果所有的麦种都被张集公社留了下来。

收了小麦,还是种大豆,不几天的时间,就种完了。村前的二百亩地,种了五十亩的夏谷子和五十亩的夏地瓜,一百亩的夏棉花。

“三夏”过后,村里接着就开始筹备肉联厂的开工,队里的养猪场,肥猪都长到了二百五六十斤。

肉联厂的负责人选,成了全村的热点。韩玉臣家的人想干,韩道伟家的人也想干,两个家族各不相让,最后没办法,只好让大家投票表决。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爱国舅舅当选了。

舅姥爷家在村里是单门独户,上边好几辈都是单传,到了舅姥爷这里,才有了四个儿子,其他三个还没在家,家里就爱国舅舅一个人。

正是因为这样,大家才选的他。大家伙认为舅姥爷家没近门子(亲近的叔伯兄弟),处理事情还公道些,最起码能做到不偏不倚。

不过,“老骡子”的大孙子被大伙推举为村里的记工员,他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在村里算是高的。虽然两家不和睦,也算韩玉臣家族里的人。

这样,韩道伟当会计,韩玉臣当保管,他堂侄子当记工员,相互牵扯,相互监督,大伙比较放心。

农历的五月十六,韩屯村办企业肉联厂正式开工。县里和公社的领导都来了,县肉联厂来了两位技师,暂时在这里帮忙。

村里派去县肉联厂学习的三十个人,都成了熟练工。每天的生产量暂定在一万斤,宰杀生猪六十头,年宰杀生猪量预计在二万多头。

三十多名的熟练工,加上两名技师的指导,肉联厂的生产特别顺利。经鉴定,各种产品都达到了国家标准,可以出售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